周星驰电影《九品芝麻官》里有一个经典的桥段:在一个当红名妓的闺房,先是星爷饰演的主角来了,然后豹子头来了,然后是皇上来了,最后协理大臣来了,一个个人物全都躲到床底下来了,却刚好一物降一物。
这虽然是影视剧的演绎,但皇帝逛青楼的情况还真的不是从清朝开始的。今天我们聊得就是一位能让皇帝多次来青楼赴约的奇女子。
她就是青楼的异数,北宋一代名妓李师师。她像褒姒、杨贵妃一样得到君王的三千宠爱,却从不曾被指责为红颜祸水。
关于李师师的出生传言一直很多,相传她是东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,师师天生一副美声唱法的好嗓子,加上老鸨的耐心调教,悉心指点,不满15岁的小孩,就已经是“人风流、歌婉转”,在首都各教坊中独领风骚,高树艳帜。
展开剩余72%关于她名字的由来一样有故事,出生之后一直不曾啼哭,直到有一个尼姑摸了下她的头,才放声大哭,也因此家人觉得其与佛门有缘才取名“师师”。不曾料想她一生的终点果然是青灯古佛。
成为汴京城中的青楼头牌之后,在那个风流彰显的北宋时期,李师师自然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青睐。
大词人张先为她专门创作新词牌《师师令》:
香钿宝珥。拂菱花如水。学妆皆道称时宜,粉色有、天然春意。蜀彩衣长胜未起。纵乱云垂地。
都城池苑夸桃李。问东风何似。不须回扇障清歌,唇一点、小於珠子。正是残英和月坠。寄此情千里。
风流公子晏几道为她写了这首《生查子》:
远山眉黛长,细柳腰肢袅。妆罢立春风,一笑千金少。
归去凤城时,说与青楼道。遍看颍川花,不似师师好。
一时间整个汴京城里到处都风靡着李师师的风采,成为了所有男人的梦中情人,也成为了无数女人的共同敌人。
如果生活就这样一直下去,李师师也许就能毫无负担地当起那些文人墨客们的知音,然后慢慢红颜老去。
后来宋徽宗出现了,那一天是在高俅的带领下找到了李师师的闺房。刚刚沐浴的李师师不知道来的人是皇上,只是素颜出镜,还慵懒地问着“客人还没有走吗?”
见多了后宫无数佳丽的宋徽宗,偏偏被这一道素颜和低语给击中了靶心。从此成了青楼的常客,据说为此专门挖掘了从皇宫到青楼的地道。
就连地方新进贡了橙子也急不可耐地带来给心上人分享,不料那一晚躲在床底的周邦彦听了个真切,一首《少年游》一句“纤手破新橙”仿佛成了一个现场记录一般。
宋徽宗得知了事情原委之后大动干火,要把周邦彦流放三千里。李师师不仅坦荡地去送别周邦彦,更是回来后还将其新作的《兰陵王*柳》唱给宋徽宗听,劝说皇帝珍惜人才。这才是知音的正确打开方式,后来宋徽宗果然善待周邦彦。
水泊梁山的强盗头子宋江见过李师师一样是一眼再难忘记,专门为她写下一首《念奴娇》“神仙体态,薄幸如何消得”,把表白之情说的如此明确。
还有那梁山最英俊的燕青也与她有过最美丽的邂逅。
不论是荒诞昏庸却深情的宋徽宗,还是那些咬文嚼字的文人墨客,抑或是啸聚山林的英雄好汉,他们都曾经在李师师的怀抱中收获了温暖了慰藉。
李师师既不愿意入得深宫当如同金丝鸟一般的后宫嫔妃,也不肯上的山林去当放飞自我的压寨夫人,只在汴京城中的青楼恣意地开放着。
最后那一场惨烈的“靖康之难”,汴京城陷落了,传说中的她皈依佛门。就像一首歌里唱的“她一生爱自由”邵阳股票配资,唯有自由才让她光芒万丈吧!
发布于: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在线配资网_手机配资股票_股票配资网站观点